近年来,中国政府持续推进"互联网+政务服务"改革,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如3358政务网等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流程再造,不断提升服务效能,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。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当前政务服务平台的创新实践和发展趋势。
政务服务标准化与集成化改革
各地政务服务平台正大力推进"一网通办"和"一件事一次办"改革,通过标准化集成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。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打造的"五个一"全流程数字赋能体系是典型案例,包括:
1. "一张地图"集成服务:整合全市3000余个便民服务场所信息,提供地理位置服务时间可办业务等关键信息,便于群众就近办理。
2. "一个入口"简化操作:将1614个业务办理项集成打造为45个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场景,实现多入口集成为"1",企业群众只需做简单选择题即可完成申报。
3. 智能表单系统:定制数字化智能申报表单,整合290项可共享数据要素,实现身份数据"自动填",历史数据"选择填",表单免填写率达63%以上。
4. 电子签章应用:通过电子签署中心将电子印章电子签名融入审批全周期,累计生成归档电子签署文件48.9万余份,部门间协查效率提升75%。
便民热线整合与"一号通办"机制
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发布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,打造12345热线"总客服":
基层政务服务的便利化创新
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新模式:
电子证照应用与"无证明"办理
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是当前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方向:
发展趋势与建议
基于当前实践,3358等政务服务平台未来发展可关注以下方向:
1. 智能化水平提升: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预审智能填表等环节的应用,如青岛市的智能辅审系统使首次申报通过率提高20%以上。
2. 数据共享深化:推进各级政务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,整合更多可共享数据要素,减少群众提交材料。
3. 服务场景拓展:针对企业生命周期和个人全生命周期,开发更多"一件事"集成服务场景。
4. 标准规范统一:按照国家指导意见,进一步统一服务标准流程规范和评价体系。
5. 安全机制完善:落实信息安全责任,加强业务系统访问查询共享信息使用的全过程安全管理。
3358政务网等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,正推动政务服务从"能办"向"好办易办智办"转变,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。未来需继续深化整合共享强化智能应用拓展服务场景,全面打造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