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5年6月的最新市场动态和机构分析,黄金价格确实面临短期剧烈波动的风险,但“暴跌400元/克”的说法需结合具体背景和时段辩证看待。以下是综合多方信息的深度分析:
一当前金价水平与波动特征
1. 最新价格数据
截至2025年6月18日,国内品牌金店报价在 990-1025元/克(如菜百990元/克,六福1025元/克),国际现货黄金暂报 3382美元/盎司,较前一日微跌0.16%。
此前6月13日,金价曾因中东冲突激化飙升至 3467美元/盎司(约合人民币1033元/克),但随后回落,显示高位阻力显著。
2. 短期波动幅度
2月底至3月初,金价曾从 3000美元/盎司附近跌至 2848美元/盎司(约合人民币875元/克),单周跌幅达3.55%,部分消费者两天亏损400元(以20克计)。
5月中旬至6月初,金价从 2250美元跌至 1800美元/盎司(跌幅20%,约人民币540元/克),但这一数据与当前行情存在时间差,可能反映局部回调。
二潜在暴跌风险的驱动因素
1. 政策与市场情绪变化
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:若美联储因通胀反弹推迟降息(如6月18日市场预期降息概率降至50%),美元走强将压制金价。历史显示,美元指数与黄金负相关性达-0.8以上。
中国央行购金放缓:摩根大通预测,若金价维持高位,中国央行6月暂停购金的概率达70%,可能引发3%的短期回调(约100元/克)。
2. 地缘政治与避险情绪退潮

中东局势缓和(如伊朗-以色列冲突未升级)或中美贸易关系改善,可能削弱黄金避险需求。6月17日金价从3450美元回落至3382美元,即因部分避险资金撤离。
3. 技术面超买压力
RSI指标突破75超买区,MACD多头动能减弱,3500美元/盎司(约人民币1045元/克)为关键阻力位,若突破失败可能触发技术性抛售。
三长期支撑因素与投资建议
1. 结构性支撑仍在
央行购金:2025年Q1全球央行净购金276吨,中国连续7个月增持,长期去美元化趋势未改。
滞胀风险:美国Q1核心PCE通胀达3.7%,GDP增速仅1.6%,滞胀组合利好黄金抗通胀属性。
2. 投资者应对策略
短期:关注6月美联储决议及中东局势,3350-3380美元/盎司(约人民币1000-1010元/克)为重要支撑区间,跌破需警惕进一步回调。
长期:机构如高盛瑞银维持2900-3000美元/盎司目标价,建议逢低分批配置,避免追高。
“暴跌400元/克”更多是极端情境下的短期风险(如2025年3月或5月的局部回调),当前市场更可能呈现 “高位震荡+阶段性回调” 特征。投资者需关注政策拐点与技术面信号,通过分散配置(如结合黄金ETF与A股)降低单一资产波动风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